【魏氏独家】核黄素磷酸钠是一种有机化合物,作为维生素B2(核黄素)的水溶性制剂。以下是关于核黄素磷酸钠的详细介绍:
2024-08-19
核黄素磷酸钠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其化学式为C17H20N4NaO9P·2H2O,分子量约为514.36。它主要用作食品强化剂、食用黄色素,并在医药领域有广泛应用,特别是作为维生素B2(核黄素)的水溶性制剂。以下是关于核黄素磷酸钠的详细介绍:
一、基本信息
-
中文名:核黄素磷酸钠
-
外文名:Riboflavin sodium phosphate
-
化学式:C17H20N4NaO9P·2H2O
-
分子量:514.36
-
CAS登录号:130-40-5
-
EINECS登录号:204-988-6
二、医药用途
核黄素磷酸钠在医药领域主要用于治疗由核黄素缺乏引起的多种疾病,如口角炎、唇炎、舌炎、眼结膜炎及阴囊炎等。它作为维生素B2的补充剂,在机体内发挥重要的生理功能。
三、药物形式与规格
-
片剂:核黄素磷酸钠片通常为橙黄色片剂,成人每日需要量为1.2~1.5mg。治疗特定疾病时,一次可服5~10mg,一日3次,连用数周至病势减退为止。
-
注射液:核黄素磷酸钠注射液为黄色或橙黄色的澄明液体,规格通常为5ml:15mg。可通过皮下、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给药,一次5~30mg,一日1次。
四、药理作用
核黄素(维生素B2)是人体重要的营养素,在能量代谢中起关键作用。核黄素磷酸钠是黄素单核苷酸(FMN)和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的前体药,而FMN和FAD是黄素酶家族的重要辅助因子。这些酶催化许多生化反应,特别是氧化还原反应,对细胞呼吸和能量产生至关重要。当机体缺乏核黄素时,会影响生物氧化过程,导致代谢障碍,进而引发口、眼、外生殖器部位的炎症。
五、注意事项
-
服用后尿液颜色:服用核黄素磷酸钠后,尿液可能呈现黄色或黄绿色,这是正常现象,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
药物相互作用:甲氧氯普胺可降低核黄素磷酸钠的吸收,因此两者不宜合用。此外,在使用过程中还需注意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
-
保存条件:核黄素磷酸钠应遮光、密封保存,避免光照导致药物变质。
-
用药禁忌:对核黄素磷酸钠过敏者禁用。肾功能正常时,本药几乎不产生毒性,但大量使用可能引起类似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症状。
六、总结
核黄素磷酸钠作为维生素B2的补充剂,在医药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它能够有效治疗由核黄素缺乏引起的多种疾病,并通过参与机体的能量代谢过程发挥重要的生理功能。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药物的保存条件、用药禁忌以及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等问题。